群体行为与投资
群体行为
1987 年 Craig W.Reynolds 发表一篇名为《鸟群、牧群、鱼群:分布式行为模式》的论文,描述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模拟群体行为的算法。
该算法成为 Boids 算法 (维基百科)。
以鸟群为例,该算法实现了该视频中的鸟群行为:
如果从数学上描述鸟群的运动轨迹、形状会非常复杂,Boids 算法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通过为每个个体设定几条简单的规则,即可实现群体的复杂行为。
这个算法有三个简单规则:凝聚性、排斥性、同向性,还有一个每只鸟的视野范围参数。
- 凝聚性 Coherence:
- 向着周围同伴的平均位置(质心)移动
- 数值越大,群体移动时凝聚力越强
- 数值越小,群体移动时凝聚力越弱
- 排斥性 Separation
- 躲避系数,与周围同伴保持距离
- 数值越大,群体的体积越膨胀
- 数值越小,群体的体积越小
- 数值为 0 时,所有个体可能重叠(也与其他系数有关)
- 同向性 Alignment
- 向着周围同伴的平均方向移动
- 数值越大,个体的移动方向越一致
- 数值越小,个体的移动方向越凌乱
- 视野范围 Visual Range
- 可观察到周围同伴的范围
- 数值越大,群体性特征越明显,多个小群体更容易汇集为一个大群体
- 数值越小,群体性特征越模糊,一个大群体更容易分散为多个小群体
投资
Boids 算法中,每个个体遵循几条简单的规则,群体就会表现出非常复杂的行为。
这种现象在人类群体中也同样存在,例如股票市场。每个投资者遵循自己的投资原则,总体就会表现出复杂的行为,即股价的涨跌。
如果追涨杀跌的投资者占大多数,即同向性 Alignment 数值较大,那么市场就会出现极端的高价、低价。当然,更多的时候,凝聚性、同向性、视野范围都会比较小,市场表现为一种随机波动。
在视频中,鸟群并存在一只领头的鸟带领其他鸟向着某个方向飞。但是,某些迷信的鸟可能会认为整个鸟群的运动轨迹、形状是由于一只领头鸟决定,或是由某种无形的神秘力量(称之为主力)决定,就像以前人们认为刮风下雨是由某位神仙掌管。
在股票市场,除了少数容易被人为操纵的小市值公司外,大部分时候并不存在主力。或者说,存在主力,这个主力就是所有投资者。
例如,开盘后某位投资者卖出股票,观察到这一行为的投资者担心继续下跌而跟着卖出。这种跟随的卖出行为进一步传染给其他投资者,从而更多人卖出,形成了我们所谓的主力。随着这种行为的传导,越来越多投资者认为主力开始出货,便抓紧卖出,然后大骂主力。
所以,与其说市场是由某些神秘的主力决定,我宁可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