尝试自媒体一周年总结
这些年,大家总说程序员三十五岁的坎,搞得都挺恐慌。
一年前,我偶然读到一本书《 1000 个铁杆粉丝》,于是为了应对大龄程序员的压力,我开启了自媒体之路。至今,正好一年,分享下我的经历。
1. 个人背景
先介绍下背景
- 姓名:刘不思
- 年龄:快四十了,一个离 35 岁越来越远的人
- 工作:程序员,十年前和朋友创业做了一家游戏公司至今,一直负责技术这块
业余喜欢投资,为此专门读了个上财的经济学在职研究生,考了 CFA、FRM 。所以,我的自媒体也是从金融投资开始。
2. 收入
先说大家最感兴趣的,两万多点
- 付费会员费:六千
- 深度咨询费:一万多
- 其他费用:小几千(推广等杂七杂八)
其中,占大头的深度咨询费是三个粉丝贡献的,这三人都是很久前就认识。这也验证了《1000 个铁杆粉丝》里说的,铁杆粉丝不需要很多,1000 个足够养活自己。
目前,第一批付费粉丝正好到期,我统计了下,到期续费 + 已经提前续费的占比达到 70%。虽然总数不多,但这个比例完全超出我的预期。
3. 收获
3.1 认知提升
为了更好的输出,必须加倍的输入,这对我的提升帮助很大。
举个例子:今年年初,我第一次参与港股打新,当时什么都不懂。为了给粉丝分享,我看了一些书和资料、又研究了历史数据,港股八月新规之后我开发了一个网站统计新规后的打新数据。
现在港股打新我已经比较专业,今年接受了两次媒体采访。
- 一次是中国新闻社旗下的财经媒体中新经纬,关于打新策略和收益
- 一次是香港浸会大学的校媒体,关于八月新规的看法和建议,这个确实需要一些专业认知
3.2 钝感力提升
以前在网络上说话谨言慎行,别人一句不友好的评论我会难受半天。现在我学会了处理这种关系,确保心态不受影响。就像我做游戏一样,当一万个人玩你的游戏,一定有人骂你做得烂。
不用在意他们,做好自己的事,为粉丝负责,而不是为那些不相干的网络喷子。
之前跟别人说我做投资相关的自媒体,有人就直接默认我是割韭菜,我现在基本笑一笑就忘了,我觉得损失的是他们,因为只有十倍百倍千倍的赚回会员费的人才会续费,人又不傻。
3.3 个人品牌
这是最大的收获,也是我做自媒体的目的:打造个人 IP。我的游戏公司,拿一款 IP 需要支出上千万的成本,所以我就觉得 IP 真是好东西。
3.4 第三收入
主业是第一收入,投资是第二收入,自媒体是第三收入。虽然第三收入还远远不及前两个,但给我了极大的被认同感。另外,自媒体收入很容易杠杆化,并且收入和投资一样,是指数型增长。
我希望将来这一份收入可以超过主业,那时我完全可以成为自由职业者。这是我职业规划的一部分,目前正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。当然,前提是建立在为粉丝提供更多价值的基础上,然后赚取适当的报酬。
4. 总结
这一年,付出很多,而成就有限,但我还是很满意。毕竟,对于一个内向的程序员,勇于迈出第一步就是一种突破。
接下来,打算继续在自媒体方面多做尝试,争取为更多人的人带来价值,争取收入稳定,可以当做程序员干不下去后的长期事业。